【MUSICO特別報導】從懷疑到渴望,在掙扎與省思中提煉出純粹的聲音——專訪小提琴家前田妃奈 - MUSICO

【MUSICO特別報導】從懷疑到渴望,在掙扎與省思中提煉出純粹的聲音——專訪小提琴家前田妃奈

13
1,172
2025.05.27|採訪‧文/李育潔

2023年,第16屆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的金獎得主前田妃奈(Hina Maeda)曾與長榮交響樂團共演維尼奧夫斯基及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除了嫻熟的技巧和豐富的音樂性,前田演奏時散發的熱情、真摯與單純,在當時立刻擄獲了臺灣樂迷的心。今年6月6日及7日晚間,前田將再次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並攜手指揮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於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演藝廳及彰化縣文化局員林演藝廳表演廳,演出布魯赫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此外,本場音樂會還將呈現華格納的《唐懷瑟》序曲及布魯克納的《E大調第七號交響曲》。


▲指揮大師梵志登(圖|長榮交響樂團 提供)

「我們在這屆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大賽尋找的,不是技巧好的小提琴樂匠,而是有音樂主張的藝術家。」——法國小提琴宗師杜梅(Augustin Dumay)

2022年,還在就讀東京音樂大學的前田妃奈,以年僅20歲之姿,奪得了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勇奪金獎及四項特別獎。在此之前,國際樂壇對這位小提琴家並不熟悉,但前田獨特的個人魅力,很快就席捲全球。她演奏時沉浸於音樂中的迷人神情,更是讓音樂圈掀起了一陣「前田熱」。資深樂評人庫茲鮑爾(Heather Kurzbauer)表示:「小提琴家楊森(Janine Jansen)曾說:『如果你要演奏音樂,你就應該全心全意地回報作曲家。』對我而言,前田的演出似乎正體現了這樣的精神——她的真誠而坦率,完全展現在音樂裡。」然而,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這場讓前田站到鎂光燈下的小提琴比賽,其實曾經是前田心中告別舞台的最後一場演出。

從單純鍛鍊身心、認識自己的實力、實踐兒時夢想到登上世界的巔峰⋯⋯比賽乘載著演奏家們的各種期望。看著舞台上光鮮亮麗的演奏家,我們有時候會忘記,在站上舞台前他們經歷了多艱辛的心路歷程。除了日復一日的練習,競爭的音樂產業也相當考驗音樂家的意志力和信心。在充滿高張力與期望的音樂環境中,音樂家們有時並非因能力不足而選擇離開,而是出於內在對方向與自我價值的探索。「我熱愛音樂,也享受音樂帶來的挑戰與成就感,但我曾一度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繼續走下去的能量和信心了。」前田說道:「因此,我是抱持著賽後就要放棄小提琴的這個念頭,參加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的。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卻出乎意料地奪冠!」

據前田所說,原本即將轉換跑道的她,還沒確切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就展開了密集的世界巡迴音樂會,她說:「當時我還不習慣出國旅行,一切都讓我應接不暇——我持續地從一地飛往另一地,跨越國界,不停地演出。」雖然這是極為精彩的經歷,讓前田累積了美好的回憶,並在世界各地建立起珍貴的友誼。但是,巡演過程中身心的疲憊,卻讓前田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而她最終被迫暫停演出十週。前田表示,這是她自四歲開始拉琴以來,首次遭遇這種事,也是她第一次間隔如此久沒有接觸小提琴。「我對於無法演奏感到不安,但我決定就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吃飯、睡覺、大笑、哭泣——那段時間我做了很多過去一直想做的事。」意外的是,與小提琴保持距離,反而使前田的內心湧現出強烈的渴望。「我想再度拉琴!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無法沒有音樂而活,音樂是我的熱情所在。從那以後,音樂帶給我巨大的快樂與滿足!」前田更說:「現在,我非常好奇自己在10年、20年,甚至50年後會演奏什麼樣的音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想維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我不是為了吃飯而演奏——我是為了能演奏而吃飯!」

這段重返音樂之旅,除了讓前田體會到音樂的美好,也給了她時間認識、探索自己。「我身邊有很多擁有『職人精神』的演奏家,致力於追求音色的極致;也有人懷抱強烈的使命感,想為後代留下偉大的作品。我真的很敬佩這些人,也非常尊重他們。」藝術的道路上不乏散發著耀眼光芒的人。然而,如何將目光看向自己,感受自己靈魂的價值,是很多自幼開始在這條路上打滾的藝術家,需要面對的課題。「我逐漸明白,像他們那樣的道路並不適合我。我並不認為音樂就是我的全部。我也喜歡那個不在拉琴的自己——我有很多面向。而我相信,這些面向都以自己的方式滋養著我的演奏。對我而言,演奏就像在分享我人生的一部分。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成為我在舞台上的表現。」前田說道。本場音樂會的節目選擇也頗具深意:除了前田演出的布魯赫,還有華格納探問人性與救贖的《唐懷瑟》序曲,以及布魯克納蘊含對生命敬仰與哀悼的第七號交響曲。這些作品一如前田的生命經歷,皆是從掙扎與省思中提煉出純粹的聲音。



脫胎換骨的前田,這次重返臺灣舞台將演奏布魯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11歲時,前田曾在日本全國音樂比賽的舞台上演奏此曲的第三樂章,因此這次演出也帶她回到了音樂旅程的起點。「那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的全國舞台上演出,我認為那真的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至今,那次演出仍是我非常特別的回憶。即使到現在,我有時仍會觀看當時的錄影,並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懷舊之情。」前田說道。布魯赫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因篇幅較短,但又兼具技巧及極高的音樂性,因而成為小提琴家學習階段一定會遇到的曲目。「第一樂章從非常黑暗且深邃的地方開始,接著是第二樂章的療癒、溫柔與美感,最後是第三樂章令人興奮的刺激感。這些都是無可取代的。」聊到此曲,前田難掩心中的喜悅:「這首協奏曲演奏起來極為滿足。對我而言,它就像是我少女時代的主題曲。」

賽後巡演的那段期間,前田也曾在臺灣與長榮交響樂團演出,當時的美好對她仍記憶猶新:「在臺灣時,我被親切的工作人員和熱情的觀眾包圍,度過了一段真正美好而快樂的時光。」除了人情味,臺灣的美食自然也不會輕易淡出外國旅客的記憶,前田說:「珍珠奶茶和鳳梨都非常好吃,所以我真的很期待這次能再次享用!」


▲2024年11月25日梵志登首次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圖|長榮交響樂團 提供)

成為音樂家,或許不只是技藝的磨練,也是一種與自我相處的練習。年紀輕輕即站上國際舞台的前田妃奈,曾在高強度的演出節奏後,停下腳步、傾聽身體的聲音。如今再次訪臺,她將以開啟演奏生涯的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回應這段歷程。經過這些年的沉澱與歷練,前田會如何重新詮釋這首經典曲目?讓我們一起在6月6日與7日的現場,靜靜聆聽這段從沉潛到綻放的音樂旅程。


▲主圖 小提琴家前田妃奈(圖|長榮交響樂團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梵志登、前田妃奈與ESO: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20250606音樂會電子檔

最新新聞

小提琴寧峰(主圖)_

【MUSICO特別報導】音樂前,最誠摯的僕人:ESO《告別與重生》——專訪指揮巴萊夫、小提琴家寧峰

17
1,818
2025.04.29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若音符能呈現生命的重量,那會是什麼樣的聲音呢? 在5月14日這個春末夏初的...詳全文
慕尼黑愛樂合唱團藝術總監─赫爾曼-

【MUSICO特別報導】致敬巴洛克雙璧: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極致・1685》——專訪指揮赫爾曼(Andreas Herrmann)

16
1,365
2025.04.25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在巴洛克音樂光芒四射的年代中,1685年無疑是最耀眼的一年——誕生了兩位撼動音樂...詳全文
主照片(程伊萱)-

【MUSICO特別報導】音符之旅,心靈之歌:《伊萱與朋友們》系列音樂會——〈唱吧!沒有明天的唱吧!〉

23
3,706
2025.04.15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當音符串起旋律的線,我們就循著它找到生活的意義。《伊萱與朋友們》系列音樂會第三回...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