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採訪‧文/
陳佩珊
當韋恩・馬歇爾(Wayne MARSHALL)坐在管風琴前,數千支音管在他指尖下甦醒。這位英國的音樂家,不僅是頂尖的管風琴演奏家,更是遊走於鋼琴和指揮台之間的全才藝術家,他將音樂的多重身份融為一體,淬鍊出個人的獨特魅力。今年十月,韋恩.馬歇爾將以音樂總監身份領銜「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帶來三場管風琴藝術饗宴,淋漓展現無與倫比的藝術風采,為觀眾揭開管風琴音樂的多種樣貌。
管風琴的初次召喚——從鋼琴到管風琴之路
儘管馬歇爾從三歲就開始學鋼琴,但他與管風琴的緣分始於每個禮拜天跟著父母上教堂的童年時期。那時,管風琴宏偉的聲音對他並不陌生,但真正的轉捩點是他親手觸碰琴鍵的瞬間。他回憶:「
在我八、九歲時,學校有一次聖詩禮拜的排練中,老師請我彈奏一個G大調和弦,那一刻就像點燃了『燃料』。」從此以後,管風琴在馬歇爾的生命中佔據了無可取代的位置,也成了他畢生的使命。
對馬歇爾來說,鋼琴是奠定他管風琴之路的基石。
「我認為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對於管風琴演奏非常重要。」然而,儘管兩者同為鍵盤樂器,其運作方式卻有著天壤之別。他解釋:
「不像鋼琴一敲下琴鍵就能立即發出聲響,管風琴則必須拉出音栓或音栓組,然後按下琴鍵,才能讓空氣進入琴管發出聲音。」這意味著管風琴家不僅要在腦中預想每一個音色組合,更要對空間與聲響有全盤的掌握。馬歇爾也點出了這項龐大複雜樂器的挑戰:
「演奏管風琴確實是一項要求很高的活動,它需要同時運用雙手和雙腳。」而除了手腳協調並用,更重要的是學會「駕馭」這件樂器。
因此,充足的練習時間對馬歇爾來說至關重要。
「我需要充足的時間去了解這個樂器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它的機械運作方式、它在建築中的聲音,甚至可能會出現的小問題、不同音色的協調……等等。」他指出這不僅是練習樂譜上的東西,更是與樂器建立深厚連結的過程。面對不同的管風琴,馬歇爾從不拿它們做比較,而是努力讓每個樂器發揮最佳狀態。
「沒有兩架管風琴是相同的,這對管風琴家來說很特別,因為無論走到哪裡,總是會有新的發現。」這種不斷探索與磨合的過程,正是他樂此不疲、為之著迷的原因。
音樂廳裡的『親密』對話與合奏的挑戰
傳統上,管風琴與教堂密不可分,但對馬歇爾來說,在音樂廳演奏管風琴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他告訴我們:
「管風琴可以說是一件孤單的樂器,它可能隱藏在教堂內,尤其教堂通常很冷,不是最佳的練習場所。而在音樂廳,管風琴演奏者通常在音樂廳的前方或樂團後方,給人感覺更親密些,觀眾可以更直接地看到和聽到樂器,這與在教堂很不一樣。」這種視覺上的連結,拉近了演奏者與觀眾的距離,也讓管風琴的聲音能夠更直接、清晰地被捕捉。對於這次來臺演出,馬歇爾有著萬分的期待:
「音樂廳通常很溫暖,而且擁有那種親密的感覺很好。」然而,無論是在教堂的廣闊迴響中,還是在音樂廳的親密氛圍裡,馬歇爾堅信,演奏管風琴必須要講究細節並且全心投入。
而這次的音樂會,除獨奏會外,馬歇爾也將攜手與合唱團、交響樂團,共同登台演出。他坦言,與其他音樂家合作是一項挑戰。
「獨奏管風琴很棒,但與樂團、合唱團或其它樂器合作同樣令人興奮,卻也帶來獨特的考驗。」管風琴與舞台上其他音樂家的距離遠近需要相互協調,例如聲音傳到舞台時的延遲就需要特別留意。因此,他強調管風琴家必須
「把耳朵放在舞台上,而不僅僅是在琴座上」,時刻專注聆聽確保音樂的完美呈現。儘管有諸多考量,馬歇爾仍樂於與人合作,豐富的合作經驗讓他深知,每一場共演都是一次將不同音樂元素巧妙融合的機會。
▲管風琴家韋恩・馬歇爾(圖|© Charlie Best、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多重身份的音樂人生
管風琴家、鋼琴家、指揮家,甚至偶爾涉足作曲,馬歇爾的音樂生涯展現了非凡的多元性。他直言不諱:
「如果我只專注於其中一個角色,我會感到非常無聊。」這些角色彼此之間的相互滋養,為他創造出宏闊的音樂視野。他特別提到了管風琴教授尼可拉斯・丹比(Nicholas DANBY)對他的重要啟發:
「他從不真正跟我談論音栓配置或演奏技巧,他總是著眼於音樂本身,而這種對音樂的整體觀念,也成了我站上指揮台的核心理念。」
談及本次音樂節的曲目選擇,馬歇爾強調了節目引人入勝的重要性。他表示:
「我首先視自己為一名表演者,我的職責就是娛樂觀眾。」因此,他深思熟慮地策劃每一場演出,力求在知名作品與較少演出的作品間取得平衡,在為觀眾帶來愉悅的同時,也能引導他們探索新的音樂寶藏。
「像管風琴音樂節這樣的平台,賦予我們更大的創意空間,能更具膽識地向觀眾介紹新作品。」他希望聽眾在享受美妙音樂之際,也能對管風琴這項樂器產生更深刻的理解與鑑賞。
本屆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將於十月登場,10月1日在屏東演藝廳的《月光美聲》音樂會,馬歇爾將與微行星合唱團合作,呈現英法經典合唱曲目;10月3日於衛武營音樂廳登場的《天才群像》音樂會,將展現管風琴與交響樂團的宏偉對話;10月4日的獨奏會《月亮之歌》,馬歇爾則將以其精湛的琴藝,獨自演繹管風琴無窮的魅力。
近年來,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透過每年邀集世界頂尖管風琴家來臺獻藝,已逐步引導臺灣樂迷領略這項「樂器之王」的宏偉聲響。這股持續不斷的推動,無疑為臺灣的管風琴界注入了豐沛的活力與嶄新的面貌,一股由管風琴而起的音樂旋風已然興起。今年,透過音樂總監韋恩.馬歇爾的精采演繹,我們將繼續深入探索管風琴的萬千氣象,一步步在聽覺中堆疊出屬於臺灣觀眾獨有的管風琴音樂印象,開啟這場聲音之旅的嶄新篇章!
▲主圖 遊走於鋼琴和指揮台之間的全才藝術家,頂尖管風琴演奏家——韋恩・馬歇爾,今年十月將以音樂總監身份領銜「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帶來三場管風琴藝術饗宴。(圖|© Charlie Best、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2025 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韋恩.馬歇爾 & 微行星合唱團《月光美聲》
【2025 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簡文彬&韋恩.馬歇爾&高雄市交響樂團《天才群像》
【2025 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韋恩.馬歇爾管風琴獨奏會《月亮之歌》
延伸閱讀
【MUSICO焦點專文】韋恩・馬歇爾的音樂奇幻旅程——2025衛武營管風琴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