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特別報導】跨界交鋒,創新蛻變——天狼星口琴樂團、李齊與台灣絃樂團 - MUSICO

【MUSICO特別報導】跨界交鋒,創新蛻變——天狼星口琴樂團、李齊與台灣絃樂團

15
707
2025.07.29|採訪‧文/李育潔

對所有長青藝文團體而言,如何在創新與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始終是一項關鍵課題。

在臺灣藝文界持續耕耘三十五年的台灣絃樂團(下簡稱台絃),始終在穩健中尋求創新,展現對藝術探索的企圖心。今年9月9日,台絃將攜手天狼星口琴樂團與小提琴家李齊,於臺北國家音樂廳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跨界音樂會。這場演出為台絃「臺灣音樂家」系列的第四場演出,該計畫自2022年啟動以來,致力於連結國內優秀音樂人才與多元表演形式,為臺灣古典音樂持續注入多元的新動能。

此次與台絃合作的天狼星口琴樂團為世界知名口琴樂團,除了在臺灣定期舉辦音樂會及音樂節,更多次受邀至首爾國際口琴節、德國柏林FEN音樂節、亞太口琴節等世界知名音樂節演出或擔任評審。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天狼星口琴樂團雖為國內口琴界的領航者,但發跡的起點其實是台中一中的口琴社團,對此,天狼星口琴樂團的團長陳彥銘說:「高中畢業後,我們將對口琴的熱情延續下來。耕耘至今,天狼星已經從單純的興趣,蛻變為『承接臺灣口琴未來走向』的重要角色。」台絃的首席譚正說:「台絃對於跨界合作始終保持好奇與開放的態度。其實我們過去並不常接觸口琴,認識了天狼星,我們才發現口琴音樂這麼豐富,也赫然發現原來天狼星在國際上如此有名。能夠和這麼具有代表性的口琴樂團合作,我們感到很期待也很榮幸。」


▲台灣絃樂團(圖|攝影:施捷睿、台灣絃樂團提供)

口琴由於獨特的發聲方式,善於演奏節奏感強烈的曲風,甚至能模仿打擊樂器。遇到以長線條、音色變化見長的絃樂,可說是相得益彰。然而,在過去,卻鮮少有口琴樂團和絃樂團合作的紀錄,對此,陳彥銘解釋:「口琴固然有和管絃樂團合作的紀錄,但大多是以獨奏樂器擔任協奏的角色演出。口琴樂團因為具備主旋律、副旋律、節奏、低音、和聲等各個要素,就音樂來說已相當完備,因此這次天狼星和台絃兩個樂團合作,可說是口琴歷史上的創舉!」此次音樂會將從皮亞佐拉(A. Piazzolla)的《遺忘》(Oblivion)、蓋利安諾(R. Galliano)的《紐約探戈》(New York Tango)到查格林(F. Chagrin)的《羅馬尼亞幻想曲》(Roumanian Fantasy),藉由探戈、爵士及古典,呈現口琴音樂多采多姿的世界觀。

在眾多曲目之中,天狼星口琴樂團委託臺灣口琴音樂家李讓(Jang Li)創作的《銀河之詩》(The Epic of Galaxy)更是本次演出不容錯過的焦點。「由於李讓相當熟悉我們樂團的演奏方式及風格,因此這首作品不但能展現天狼星的特色,李讓也能充分表達他的音樂觀點。」陳彥銘說:「去年我們曾經演出《銀河之詩》的純口琴版本,但這首曲子在委託創作之初,便是以『與台絃共演』為構想的。作品中想呈現的史詩風格,搭上絃樂才會完整。因此,這場演出我們將能欣賞到《銀河之詩》真正的風貌,真的很令人期待!」




音樂會的下半場,台絃將與臺灣著名跨界小提琴家李齊,合作演出拉羅(E. Lalo)的《西班牙交響曲》(Symphonie Espagnol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21)。李齊曾獲得獎學金就讀茱莉亞音樂院及西班牙蘇菲亞皇后音樂院等名校。在西班牙就讀期間,被日本傳奇小提琴家宓多里(Midori)發掘,受邀轉學至宓多里任教的美國南加州大學,並於該校畢業。返台後,李齊除了以獨奏家身份積極與臺灣各交響樂團合作,同時還身兼演員與模特兒,參與多部亞洲電視劇演出。「李齊是我所知的跨界小提琴家當中,發展數一數二好的。」譚正說:「台絃早就想演出絃樂團版本的《西班牙交響曲》,而李齊又曾在西班牙留學,由他來詮釋這首作品,最適合不過了,這就是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吧!」

小提琴家大多在學生時期就接觸過《西班牙交響曲》了,但在西班牙留學的經驗,為李齊的詮釋帶來獨特的養分。「西班牙音樂情感豐沛,充滿戲劇性。演奏時,我會聯想到佛朗明哥舞者與吉他手之間的張力與火花。」李齊說道:「西班牙曾被伊斯蘭政權統治過,在西班牙的建築、音樂、繪畫⋯⋯各種藝術中都可以看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子。這次演出我想放大這個部分,讓觀眾感受到這個特色。」在聊到與台絃的合作時,李齊特別點出台絃為《西班牙交響曲》帶來的刺激:「雖然少了音量宏大的管樂器,某些氣勢可能不容易再現,但絃樂團的編制能更細緻地描繪樂曲的內在層次。此外,因為台絃沒有指揮,我在協奏時需要身兼類似指揮的角色,因此這次演出壓力滿大的。」


▲小提琴家李齊(圖|台灣絃樂團提供)

「音樂有無限的可能性」可說是這場音樂會的最佳寫照。除了口琴樂團與絃樂團罕見的合作,天狼星口琴樂團的團長陳彥銘與李齊本身也都體現了跨界的概念:陳彥銘平時在大學從事科學研究;李齊則跨足了演藝圈,因此他們對於「跨界」皆有一套見解。「我把在戲劇領域學習到的劇本分析代入演奏。我現在會把樂譜視作劇本,探索劇中每個角色的內心、每個事件發生的原因、劇本創作的動機等。」李齊說:「有些人是先在流行、影視產業認識我,並進而開始接觸古典音樂的。這讓我發現,透過跨界,我有能力讓更多人認識音樂、走進音樂廳!」陳彥銘則說:「對我來說,跨界絕不僅是把不常結合的樂器、風格湊在一起演出。跨界的核心,在於辨識彼此的共通與差異,並在理念層面尋找交流與學習的契機,透過觀點與音樂詮釋的交流,鼓勵、激發彼此的靈感。」

在台絃三十五年的歷程裡,持續與不同領域對話一直是團隊蛻變的動力。無論是口琴的新聲探索、經典作品的編制改變,還是演奏者多元的身份轉換,這場音樂會都將展現出多樣的藝術面貌,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聆聽體驗,也為臺灣古典音樂開啟下一段旅程。


▲主圖 台灣絃樂團(圖|台灣絃樂團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臺灣音樂家系列《天狼星口琴樂團、李齊與台灣絃樂團》

114室內樂1000x380

最新新聞

YSC05498_

【MUSICO特別報導】讓孩子接續下一個樂章——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育藝深遠」

17
3,150
2025.07.20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一群五年級的孩子們坐在音樂廳裡,等待著《作曲家夜總會》隆重登場。燈光漸暗,音樂響...詳全文
藝術總監詹曉昀(主圖)900x600

【MUSICO特別報導】曾經走過,如今引路:與TMAF的夏日旅程——專訪藝術總監詹曉昀

16
3,200
2025.07.14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盛夏的台北,不只驕陽炙熱,還將被古典樂的熱浪席捲!2025年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詳全文
① 指揮/裘比 Ambrož Čopi, conductor_

【MUSICO特別報導】一場跨越國界的音樂致敬——2025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開幕音樂會:裘比《詩篇清唱劇》

17
3,520
2025.07.10 / 音樂新聞 / 特別報導
你知道嗎?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就有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合唱音樂盛事——「台北國際...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