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交響詩》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故事 - MUSICO

《營建交響詩》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故事

4
2,348
發稿單位 ∕ 石頭出版社


這本書,是寫給所有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建方法感到興趣的人。
書中以科普的角度撰寫,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
述說過程中突破的6大關卡,
並搭配珍貴的施工紀錄照片,
讓即便不是建築專業的背景讀者,也能快速掌握重點,
一同揭開「怎麼蓋一座藝術中心」的神秘面紗。




【內容簡介】
整體計畫長達15年,耗資超過百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不僅在體積、造價、建造歷時等「量」上很可觀,「質」的層面同樣令人驚奇。它是傳統工法和3D建模資訊的結晶,它是台灣在地造船工藝和國外精密建材加工的集合體,它也是高雄地方小工廠和全球頂尖聲學顧問的聯手出擊。

來到這裡,你會遇見全世界最大的單體自由曲面鋼表皮,你會走進地表最大單一屋頂綜合表演場地。甚至在無數看不見的地方,從廳院隔音牆的建置到屋頂的抗風壓,每一處都是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現場施工師傅們嘔心瀝血的成果。然而,即便乘載複雜的技術,這棟建築卻又如此親民,宛如城市客廳。




【名家推薦
「有著史詩般場景的地表最強藝文中心。」──《衛報》
「宛如置身天堂。」──德國小提琴家安-蘇菲.慕特
「建國工程並不只是興建一棟普通的房子。整個建造過程,充滿了匠人才會知道的know-how,而建國工程把它實踐出來,相當不容易。」──聲學設計徐亞英


【作者簡介】
王俊雄主編、歐陽辰柔執筆

王俊雄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

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現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主授設計、並探險於臺灣建築的現代性呈現;且為實構築雜誌總編輯與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著有《中華民國與建築:百年發展歷程》、《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等。參與過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希望從中尋求身為公民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擔任過多場建築展覽策展人,包括2012-2020年《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2014年《實構築展》、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田中央歐洲巡迴展(2016-)、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田中央《Living in Place》等。

歐陽辰柔
1988年出生於台灣台中。目前為實構築季刊特約編輯暨自由文字工作者。
營建交響詩(W970xH250)

最新新聞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彩排精彩瞬間900x600

2025亞洲青年管弦樂團三十五周年音樂會!台北場8月19日震撼登場!

1
206
2025.08.15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曾被《舊金山紀事報》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青年交響樂團之一」,並多次獲得各國評論家高...詳全文
記者會大合照

苗北初心‧藝路風清——2025苗北藝術節10月展開絕品精采

5
330
2025.08.14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2025苗北藝術節今年以「苗北初心‧藝路風清」揭開序幕;自10月3日至12月28...詳全文
記者會大合照。

傳藝中心再現原民流行音樂,邀民眾感受時代風華

1
254
2025.08.14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在戰後至1990年代之間,臺灣原住民族以族語、國語,甚至日語創作並演唱出無數貼近...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