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
古典音樂
爵士流行
傳統音樂
音樂戲劇
多元跨界
樂讀精選
特別企劃
觀點隨筆
品樂生活
新聞快訊
音樂共好
平台專區
登入
衛武營紀念臺灣音樂巨擘馬水龍逝世十週年,11/7起特展及音樂會重現大師風采
首頁
|
新聞快訊
|
藝文動態
藝文動態
樂器音響
綜合新訊
編輯特稿
人物特寫
特別報導
焦點專文
現場迴響
0
34
衛武營紀念臺灣音樂巨擘馬水龍逝世十週年,11/7起特展及音樂會重現大師風采
2025.11.07|發稿單位/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攜手合作,於今年「臺灣作曲家系列」中,聚焦逝世十週年的作曲大師馬水龍。馬水龍畢生致力將東方傳統音樂精髓巧妙融入西方作曲技巧,並堅持從臺灣聲音出發,創造出具濃厚臺灣本土色彩的音樂,讓臺灣音樂特色風格走向全世界,讓世界聽見臺灣,同時也深耕音樂教育領域,為臺灣音樂發展寫下光輝篇章。在玉山文教基金會支持下,12/7(日)在衛武營音樂廳《孕育於山海之間》紀念音樂會,將演出多首馬水龍代表作,並以11/7(五)~ 12/7(日)在藝術迴廊的「看見音樂聽見畫」特展,向這位當代音樂大師致敬。
衛武營節目經理王昭驊表示:「馬水龍老師的作品不僅展現了臺灣的土地芬芳與人文底蘊,更以其獨特的語彙與西方技法對話,樹立了臺灣當代音樂的標竿。衛武營很榮幸能透過這次的系列活動,向這位臺灣音樂大師致敬,讓更多人聽見、看見馬水龍老師的非凡成就。」
馬水龍一生創作數十首作品,橫跨管弦樂、室內樂、鋼琴曲、聲樂曲、合唱曲等不同形式,富含濃厚的臺灣鄉土情懷,對臺灣當代音樂發展帶來重大啟發,其代表作包括《雨港素描》、《梆笛協奏曲》、《關渡狂想曲》等。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廣受好評,更在歐美、亞洲等地多次發表,馬水龍更是臺灣第一位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臺灣作曲家。
在藝術教育方面,馬水龍的貢獻同樣卓著。他於1970年代自德國學成歸國後,先獲聘任教於東吳大學音樂系,隨後轉任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並擔任音樂系創系主任,為國內培育出許多音樂人才。此外,他更和邱再興先生一同創辦「春秋樂集」,積極鼓勵同儕和年輕人創作。馬水龍對於音樂的全心付出和卓越成就,讓他獲得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國家文藝獎、總統府景星勳章等殊榮,彰顯他在臺灣音樂史上的崇高地位。
12/7(日)的《孕育於山海之間》紀念音樂會,將由指揮張佳韻率領鋼琴家辛幸純、梆笛演奏家賴苡鈞,和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濤韻男聲合唱團合作演出,包含《梆笛協奏曲》、《孔雀東南飛》、《關渡狂想曲》、《無形的神殿》等馬水龍生涯中重要代表作品,讓樂迷們再次感受大師作品的磅礡氣勢與細膩情感。
除了紀念音樂會,11/7(五)~ 12/7(日)在藝術迴廊舉辦的「看見音樂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將透過珍貴的手稿、照片及相關文物,帶領民眾深入了解馬水龍的音樂世界與其對臺灣音樂文化的重大貢獻。更多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節目與活動訊息,請至衛武營官網查詢。
▲圖 2025臺灣作曲家系列《看見音樂 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五)。攝影 KITO,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最新新聞
雙子打擊樂團2025美國巡演啟動,融合東西音樂展現臺灣擊樂風采
1
172
2025.11.06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由雙胞胎打擊演奏家簡任廷、簡任佑組成的雙子打擊樂團,將於11月...
詳全文
【MUSICO特別報導】樂音不止,如歌前行——「如歌行玖」桃園市國樂團九周年慶音樂會
18
994
2025.11.05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數字「九」象徵著圓滿與長久,也寓意無限的延續。當桃園市國樂團以音樂會《如歌行玖》...
詳全文
衛武營匯聚當代創作能量!晃晃跨幅町劇團以嶄新視角,挑戰易卜生百年經典《海妲.蓋柏樂》
1
306
2025.11.04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作為南臺灣國際級的藝術平台,始終致力於支持國內優秀團隊的創...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