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8月29日登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音樂會,將以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經典專輯《酷的誕生》(Birth of the Cool)為題,致敬酷派爵士的黃金年代。由小號手魏廣晧領軍,麥可.摩斯曼(Michael Mossman)擔任音樂總監與小號手,還有臺灣鼓王黃瑞豐、薩克斯風手安東尼歐.哈特(Antonio Hart)、楊曉恩、李承育、長號手尼克.哈維爾(Nick Javier)、吉他手山田豪、鋼琴家許郁瑛、低音提琴手山田洋平⋯⋯等諸多爵士迷熟面孔。本次特別邀請獲葛萊美「十大爵士新秀」殊榮的旅美鐵琴手魯千千,暢談酷派爵士的獨特魅力。同時透過她遠赴美國學習的歷程,一窺這場音樂盛會背後的國際視野與創作能量。
爵士音樂源自蓄奴時代,從棉花田的黑奴歌唱脫胎而來,本身就是對自由的呼喚、對壓迫的反抗。當爵士樂壯大為華麗的舞曲和上流社會的縱情享樂,便出現極度複雜難懂、速度快的咆勃爵士(Bebop)加以反叛。「Bebop 的出現,是對當時主流的反叛;那時候流行的是華麗的百老匯音樂,還有大家穿著正式服裝去聽的大型 Big Band 樂團。相比之下,Bebop 發生在小而混亂的酒吧裡,氣氛自由、不拘形式,觀眾也不用盛裝打扮,而是去聽音樂家們精湛的即興詮釋與創造力。當 Bebop 發展到極致、變得愈來愈快、愈來愈複雜時,Cool Jazz 又作為一種延伸與反思出現,帶來了不同的語彙和美學。」
「第一次聽到《酷的誕生》這張專輯時,我馬上感受到它雖然還保有不少 Bebop 的語彙,但整體速度明顯放慢了許多。和 Bebop 時期那種一個人接著一個人炫技式的 solo 不同,Cool Jazz 更注重旋律的線條感,還有很多對位、有趣的和聲線條交織在其中,整體氛圍更冷靜、內斂,也讓我聽見了另一種音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