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特別報導】懷念一位畢生致力音樂教育推廣的使者——臺灣音樂館:陳茂萱與璇音雅集四十週年系列活動 - MUSICO

【MUSICO特別報導】懷念一位畢生致力音樂教育推廣的使者——臺灣音樂館:陳茂萱與璇音雅集四十週年系列活動

23
3,445
2023.10.27|採訪‧文/陳軒慧

對於臺灣的古典音樂學習者而言,陳茂萱是個不可不知的名字。就算沒有彈過他創作的鋼琴小奏鳴曲,也應該讀過他撰寫的《樂理練習篇》,或是使用過他編撰的《調性視唱教本》。他於1987年創辦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並擔任首任理事長,也是「致凡音樂」與「台灣璇音雅集」的創辦人。數十年來以創作推動臺灣音樂教育前進的堅韌意志,使他在2013年獲頒國家文藝獎殊榮,也令他的貢獻更為國人所知。

2023年適逢陳茂萱與學生們共同創辦的「台灣璇音雅集」四十週年,然而,因年事已高,陳茂萱不幸於今年7月15日下午病逝臺北,享年88歲。他的離去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原已規劃好的「陳茂萱與璇音四十」系列活動賦予更深層的意義,多位曾受教於他、與他共事的夥伴,渴望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位亦師亦友的音樂家。有以劇場形式演出的《又什麼時候》關於陳茂萱的二三事,也有陳茂萱與學生們宛如作曲對談般的音樂演出《水知月音》陳茂萱與璇音的對話,此外還舉辦《水知月音──臺灣作曲家陳茂萱特展》,展出陳茂萱音樂人生的紀念物、家族照片等。觀眾可於活動期間前往欣賞陳茂萱其人其樂。


▲記者會合照,左起:家屬代表陳學毅、台灣璇音雅集集長王穎、師大音樂系系主任陳曉雰、師大音樂學院院長廖嘉弘、衛武營總監簡文彬、傳藝中心副主任鄒求強、清華音樂系教授蘇凡凌、《又什麼時候》藝術統籌趙菁文、師大音樂系教授錢善華、東吳音樂系教授羅珮尹、特展策展人林嘉瑋(圖|臺灣音樂館 提供)

「老師一直告誡我們:在自我創作的過程中,要有藝文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有一些創作是可以和教育有關的,或者是特別為教育撰寫一些作品。」《又什麼時候》演出藝術總監、作曲家趙菁文表示:「老師不只有身為作曲家的使命感,也有身為教育家的使命感,這是璇音雅集比較重要的責任和特色。」

為音樂會《水知月音》擔任統籌的作曲家胡宇君則分享:「老師認為所有的人都有學音樂的機會,不該被局限在校內或是學術圈,也不被年齡、身分所限制。……在璇音裡,不僅現代樂創作,也包含許多不同音樂創作領域的作曲家,例如電子音樂、電影配樂、劇場音效設計等等。這些作曲家也都在臺灣許多大專院校任教,將自己在國外所學的專長,傳授給下一代。」

在11月11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演出的《又什麼時候》關於陳茂萱的二三事,是一場與劇場結合的表演。名稱取自陳茂萱最喜愛的詩作:林徽因的《無題》

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又在今天裡劃下一道影?


「這不是傳統的線性敘事演出,我們將在舞台上呈現許多不同面向。就如海報上所說『音樂不是初衷,但卻是最愛。』」藝術統籌趙菁文表示。

與一般音樂家掙扎著獻身音樂的過程不同,陳茂萱的音樂之路是反過來的。他的父親陳家湖是西方音樂的狂熱愛好者,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都被安排學習音樂,他們是雲林北港最早擁有鋼琴的臺灣囝仔,就像一個小樂團一樣,每個人都有專精的樂器。報考大學時,身為長子的陳茂萱原本有志學習化學「他的父親幾乎是跪下來,求他去念音樂系。」趙菁文說:「在人生十字路口,我們都會不得不放棄一些喜歡的東西,但這些喜愛絕不會消失,因為你一定會找到方法讓它跟你有某種形式的關聯,好像在一個平行時空裡面同時存在。」

曾經最愛的化學、日常喜愛的咖啡香氣、小時候聽歌仔戲、在防空洞練鋼琴的回憶,這些人生中的吉光片羽都成就為生命的厚度與自尊。又被精煉為舞台的一部分,讓觀眾沈浸在五感的享受中,又與陳茂萱的音樂作品相互串聯。「除了日常大家熟悉的樣子,私底下的老師其實也有搞笑幽默的一面。我們希望藉由這樣的演出,讓觀眾看見老師不為人知的模樣,並帶著自己的共感回家。」

11月12日同樣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的節目《水知月音》陳茂萱與璇音的對話,則是較單純的音樂演出。《水知月音》一名同樣自陳茂萱的人生取材,他成長於南壇水月庵一帶,廟宇文化以及廟會繞境的聲響都藏在他的腦海裡,和西方音樂系統以共融的方式存在。音樂會統籌胡宇君表示:「璇音的每一位作曲家的創作風格都不一樣,但這一次我們特別邀請作曲家們挑選一首陳教授的作品,並從中尋找創作靈感,就像陳教授喜歡在作曲課中,以哲學比喻作創作一樣。這場音樂會就像是師生們的音樂思辯。

她憶起與陳茂萱學習的時光:「老師總是準備好一盒削的尖尖的鉛筆,還有幫學生客製化印製裝訂好的五線譜本,裡面有對位專用、有和聲專用、有旋律創作專用……各種格式的的五線譜。常常會用臺語上課,也常聊到哲學,上課就像在聽故事,但最後老師又會再把這個故事繞回到創作上面,因此跟他上課非常有趣。老師總是慈眉善目,從不要求學生照著他的方式創作,而是引導學生長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大器的為人處世,深深地影響著我。」

此外,10月17日起到明年2月25日期間,也將於臺灣音樂館舉辦《水知月音──臺灣作曲家陳茂萱特展》。策展人林嘉瑋分享:「陳茂萱的音樂聲如其人,是漢族音高元素(中國調式音階、陳茂萱式現代音階)、臺灣在地經驗,與西方技法結構的複合。他以「音高」與「節奏」創作手法,尤為卓越。」

林嘉瑋回憶中的陳茂萱,同樣是溫和與堅毅兼容的音樂家:「持續創作是老師一生給自己,也是給臺灣音樂家不變的責任與期許。老師曾在2018年璇音雅集的一場音樂會會後說:『我雖然年紀大,雖然我走路已經很慢了,但是我還是會持續奮鬥下去。』

本次所規劃之特展,將從陳氏家族歷史文物追尋澆灌陳茂萱「東西匯流」音樂觀的家庭養分。也自陳茂萱的生命故事發現臺灣政治更迭如何影響他的創作與音樂教育理念。展場亮點之一是具百年歷史,且也是最早一批進入臺灣的小號及蘇沙號,原件擺放於展場間,提供民眾親眼見證臺灣西方音樂發展的起點。此外,在陳家留下的「神桌前的絃樂四重奏」老照片,也記載著臺灣特有的文化融合軌跡。


▲《水知月音—臺灣作曲家陳茂萱特展》展出百年蘇沙號(圖|臺灣音樂館 提供)

「這是臺灣第一次將陳茂萱老師的生命故事,以及陳茂萱音樂精神的傳承作完整且有系統的展示。透過這個系列的活動,期盼民眾能立體的認識陳茂萱這位二十世紀重要的音樂人物,也能感受臺灣音樂世代交棒的軌跡與感動。」

走過精彩的一生,陳茂萱深刻影響了無數學生和音樂愛好者,並為臺灣的音樂教育奠定堅實基礎。屬於他的音樂旅程或許已結束,但隨著「台灣璇音雅集」四十週年到來,我們看見他的音樂與思想繼續啟發世代後輩。這位音樂家、教育家和好朋友,就如同他喜愛的詩作所述:「在今天裡劃下一道影」成為臺灣音樂史不可或缺的篇章。11月到來之時,誠摯邀請觀眾們欣賞「陳茂萱與璇音四十」系列活動。在豐富富的音樂遺產中帶走屬於自己的感動。


▲主圖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國家文藝獎得主——陳茂萱(圖|台灣璇音雅集 提供)

系列活動

10/17~2/25《水知月音──臺灣作曲家陳茂萱特展》

11/11 《又什麼時候》關於陳茂萱的二三事

11/12 《水知月音》陳茂萱與璇音的對話

左側、內頁_陳茂萱_

最新新聞

荒山亮驚喜現身,與黃韻玲、TECO副處長合影(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_

北流「流行音樂展」美國盛大開幕 黃韻玲攜馬世芳、陳德政赴美交流 分享百年臺灣音樂史

2
63
2024.04.26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下稱北流)首檔海外展《唱 我們的歌:台灣流行音樂故事展 - 西...詳全文
TSO團照(側拍)_

【MUSICO焦點專文】踽踽而行,自成一方天地——TSO「布魯克納200」

9
796
2024.04.24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維也納,音樂圈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莫過於音樂評論家漢斯力克(E....詳全文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班學生林品宏近日勇奪義大利阿瑪迪斯國際鋼琴大賽(4th Amadeus Piano Competition)一銀一銅佳績,圖為比賽實況。900x600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生林品宏 勇奪阿瑪迪斯國際鋼琴大賽一銀一銅 臺灣本土培育的鋼琴才子 獲獎唯一亞洲人

1
94
2024.04.24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學生林品宏,近日赴義大利阿瑪迪斯國際鋼琴大賽(4th...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