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特別報導】歌詠青春,蛻變綻放——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二十週年音樂會 - MUSICO

【MUSICO特別報導】歌詠青春,蛻變綻放——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二十週年音樂會

14
3,308
2024.04.12|採訪‧文/李育潔

年輕演奏家若想要累積樂團經驗,除了參與學校課程,很多人會選擇參加校外的樂團、音樂營。而在各式各樣的選擇之中,老字號的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Taipei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絕對是品質及口碑最受肯定的青年樂團之一。今年,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歡慶成軍二十週年,除了繼續秉持著培養後進的精神,也將以富有挑戰性的曲目展望未來。4月29日星期一晚間在臺北國家音樂廳,青年指揮家吳曜宇將攜手樂團演出馬勒(G. Mahler, 1860-1911)的《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 1 in D Major),為樂團的下一個二十年揭開篇章。

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組成最早可回溯至1989年,最初是配合台北愛樂合唱團的音樂會需求進行編組而成立的。之後,在藝術總監杜黑與指揮鄭立彬促成下,樂團於2004年正式成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下簡稱台北愛樂)旗下的常設樂團,並由鄭立彬擔任該團的音樂總監暨首席指揮。二十年來,培育出許多優秀團員,相繼成為國內外職業樂團的中堅份子,甚或是獨奏家及指揮家。「二十年前臺灣幾乎沒有固定在排練及演出的青年管弦樂團,台北愛樂在那個時間點成立這樣的樂團是相當具代表性的。這麼多年來,這個團培養了許多職業樂團的團員、各級學校樂團及社團的音樂老師……對音樂人才的養成功不可沒。」鄭立彬說道。如今樂團林立,但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仍然在樂界維持良好的品牌形象及水準,對此,鄭立彬認為:「台北愛樂的行政能力非常穩固、可靠。對音樂家來說,能夠擁有這麼強大的後盾是非常好的事。除了經典曲目的訓練外,樂團也尋求和經驗老道的名家或深具潛力的新星合作。同時,我們也深信臺灣的樂團肩負著演出臺灣作品的責任,因此多年來不斷委託、發表臺灣作曲家的作品。」


▲指揮家鄭立彬(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鄭立彬長期陪伴著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成長,一直到2015年接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才卸下職務。在2020年,指揮家吳曜宇正式接下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的職位。吳曜宇為臺灣備受矚目的青年指揮家,在年僅二十四歲時奪得法國貝桑頌國際指揮大賽(International Besançon Competition for Young Conductors)的首獎,並於2023年獲得香港國際指揮大賽(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onducting Competition)亞軍。巧合的是,鄭立彬與吳曜宇兩人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就學期間,均師承臺灣指揮家徐頌仁(1941-2013)。提及這段緣分,鄭立彬笑著說:「我是徐老師指揮研究所的第一個指揮學生,曜宇則是老師的關門弟子。能交棒給師弟,也具有世代傳承的意義。」他也說:「過去幾年欣賞曜宇和青年樂團演奏時,我感受到非常旺盛的活力,他能激發出年輕音樂家的潛能和想像力。」目前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駐團指揮的吳曜宇,對於帶領年輕音樂家充滿了責任感,他說:「最初接下這個職位時,我的目標就是『貢獻一己的微薄之力,善盡社會責任』。回顧與樂團合作的這幾年,我很希望有在團員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一小部分的推力。在學生時期,其實只要一個意想不到的瞬間,都可以為他們帶來長久的影響。」


▲指揮家吳曜宇(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經驗豐富的職業樂團在拿到樂譜時,可以立即根據作品創作的年代、作曲家的風格、不同曲種的差異等要素判斷演奏的方法。因此在帶領職業樂團時,指揮並不需要在技術層面上協助團員。但在與青年樂團排練時,指揮則需要給予樂團更多實務上的分享及訓練。鄭立彬說:「不同情況如何統整弓法?木管及銅管的呼吸如何一致?青年樂團就像是學校和職場的橋樑,藉由分享我們過去累積的經驗,可以幫助青年音樂家未來進入職業樂團時快速熟悉職場。」吳曜宇則認為:「將曲目練起來其實並不是最艱難的事。真正難的是如何讓年輕人以嚴肅的態度對待眼前的音樂。在我和其他協演老師們的幫助下,帶領他們克服自我。另外,『如何藉由手中的樂器將情感表達出來』永遠是我希望他們能做到的。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挑剔地審視了他們演奏的每一個音。這麼做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將音樂演奏好,更是為了將音樂背後的情感完美傳遞給觀眾。」

此次音樂會,台北愛樂還特別邀請到NSO國家交響樂團的副首席暨現任代理首席——鄧皓敦,與樂團合作演出孟德爾頌(F. Mendelssohn, 1809-1847)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鄧皓敦自2004年起,長期擔任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駐團音樂家。回憶起過去在團中引導年輕音樂家的往事,鄧皓敦說:「相較於學校的課程,在樂團排練時直接把我的樂團經驗傳承下去,這種『做中學』的教學其實是更直接的。」創作於1844年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毫無疑問是孟德爾頌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在1906年,小提琴家姚阿幸(J. Joachim, 1831-1901)曾公開表示,此曲是他心中的「德國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並盛讚它為當中最珍貴的協奏曲,宛如心靈的寶石。鄧皓敦曾於2005年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合作演出這首協奏曲,談到這次相隔將近二十年的再次共演,他說:「我總覺得孟德爾頌的音樂自帶一種光環,有種閃閃發亮的感覺,在演奏他的作品時時我會特別注意音色的控制。」同時他也說:「這些年來我在職業樂團吸取了非常多的養分,這次的演出勢必和上一次有許多不同之處,我相當期待。」


▲小提琴家鄧皓敦(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近年來,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在扎實的訓練下,演奏能力備受肯定。而在二十週年音樂會上,他們將挑戰演出的經典交響曲作品——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巨人》。這首作品雖然標題為「巨人」,但要展現的精神與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英雄》、《命運》交響曲中,那種與命運搏鬥、誓死抵抗的英雄情懷並不相同。馬勒所引用的「巨人」,出自德國文學家尚.保羅(J. Paul, 1763-1825)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描寫玩世不恭、豪放、才華洋溢的貴族,在經歷多次戀愛與各種人生歷練後,逐漸從熱情的年輕人轉變為成熟的男人。馬勒曾於1896年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這首交響曲以戀愛事件作為直接的動機,與燦爛的二十年華有關。」《巨人》自年少輕狂蛻變的精神,確實正適合青年音樂家演奏。「不論在技術,還是音樂哲學、概念上,青年樂團演奏馬勒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大家總是對『演奏馬勒』抱有夢想。馬勒以這首交響曲奠定了自己作為作曲家的基石,我也相信這首作品能成為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下一個二十年』的起點。」吳曜宇說。



放眼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的未來,鄭立彬認為:「民營樂團要經營二十年並不容易,希望在下一個二十年之間,能夠有更多優秀的音樂家相繼出現。我也希望這個團能給更多年輕的音樂家舞台和機會,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更好的想像。」除了舞台上耀眼的新秀及堅強的行政團隊,台下的觀眾更是藝文產業不可或缺靈魂人物。4月29日晚上,歡迎大家走入音樂廳,以熱情的掌聲支持臺灣未來的音樂家們!


▲主圖 成軍二十年的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圖|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二十周年音樂會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_banner_官網_20240402

最新新聞

荒山亮驚喜現身,與黃韻玲、TECO副處長合影(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_

北流「流行音樂展」美國盛大開幕 黃韻玲攜馬世芳、陳德政赴美交流 分享百年臺灣音樂史

2
112
2024.04.26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下稱北流)首檔海外展《唱 我們的歌:台灣流行音樂故事展 - 西...詳全文
TSO團照(側拍)_

【MUSICO焦點專文】踽踽而行,自成一方天地——TSO「布魯克納200」

12
1,373
2024.04.24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維也納,音樂圈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莫過於音樂評論家漢斯力克(E....詳全文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班學生林品宏近日勇奪義大利阿瑪迪斯國際鋼琴大賽(4th Amadeus Piano Competition)一銀一銅佳績,圖為比賽實況。900x600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生林品宏 勇奪阿瑪迪斯國際鋼琴大賽一銀一銅 臺灣本土培育的鋼琴才子 獲獎唯一亞洲人

1
130
2024.04.24 / 音樂新聞 / 樂壇動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學生林品宏,近日赴義大利阿瑪迪斯國際鋼琴大賽(4th...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