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回歸傳統曲目 首度錄製莫札特20&23號鋼琴協奏曲 - MUSICO

喬治亞鋼琴家卡蒂雅回歸傳統曲目 首度錄製莫札特20&23號鋼琴協奏曲

2
377
2023.10.31|發稿單位/台灣索尼音樂

本集是鋼琴家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利(Khatia Buniatishvili)在Sony唱片公司的第十張專輯。曲目包括了莫札特兩部重要的作品 —— 第20和第23鋼琴協奏曲,這是她第一張獻給作曲家的錄音。一同參與錄音的是在莫札特唱片領域擁有近乎無與倫比血統的樂團——聖馬丁學會管弦樂團。

卡蒂雅是一位非凡的藝術家,而且也是當今最受好評的青年鋼琴家之一,被視為明日的鋼琴巨星。26歲時,就被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譽為「年輕的喬治亞火炬」(the young Georgian firebrand)。在發行了數張重新定義古典獨奏專輯參考基準的錄音後,卡蒂雅回歸傳統曲目,錄製了兩首莫札特最精彩的晚期鋼琴協奏曲。

1785年莫札特創作了D小調《第20號鋼琴協奏曲》,這不僅是他第一部以小調創作的協奏曲,也是他第一部真正具有傑作特質的作品。這令人興奮、多變的樂譜成為作曲家創作的轉捩點,他將鋼琴協奏曲重新定位為不僅僅是一種膚淺的娛樂;讓觀眾進行嚴肅的反思,並讓他們沉浸在充滿戲劇性、衝突、歡樂和失落的故事中。作品充滿了如作曲家標誌性歌劇《唐璜》表面平靜,底下卻暗潮洶湧的緊張氣氛,與D小調協奏曲的調式相同,並以氣勢磅礴、困難重重的序曲開始。

D小調協奏曲對這位喬治亞鋼琴家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D小調一直是我最鍾愛的莫札特音樂,」卡蒂雅說,它與作曲家在歌劇《唐璜》等作品中將喜劇隱藏在悲劇中的複雜方式有關。並將其與已故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進行了比較,表示:「這是一種無法承受的沉重痛苦轉化為如釋重負的嘆息,奇怪的是,這與所謂的幸福很相像。」

在創作D小調協奏曲一年後,莫札特於1786 年3 月創作了《第23號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充滿了作曲家另一部歌劇傑作《費加洛的婚禮》的精神,而該作品也是在同時期創作。在這首大膽、自發性的作品中,對話感進一步加深,鋼琴獨奏等樂器呈現出個性鮮明的角色,引人注目。其中包含了升F小調,如黑珍珠般絲滑音調的優美緩慢樂章。



專輯錄音中還收錄了莫札特所謂的「簡易奏鳴曲」或名為「初學者小奏鳴曲」(sonata facile,或sonata semplice),作品K545——簡潔有趣,是為初學者所作。寫於 1788 年,即作曲家去世前三年,直到他去世後才出版。它再度彰顯了莫札特全部作品中的一個顯著的基調:純粹而光芒四射的C大調。

莫札特將協奏曲的風格提升到了複雜性和溝通力的新高度。這些晚期的創作是他作品中的瑰寶,長期以來一直是偉大鋼琴家和唱片藝術家的試金石作品。就如卡蒂雅所說,莫札特的音樂帶有「一種讓你在找到自我之前就迷失方向的簡單性。」卡蒂雅克服了這項挑戰,引領樂迷自在優游於莫札特作品中。


1000_380_W

最新新聞

20221226_207_

【MUSICO特別報導】從懷疑到渴望,在掙扎與省思中提煉出純粹的聲音——專訪小提琴家前田妃奈

14
1,513
2025.05.27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2023年,第16屆國際維尼奧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的金獎得主前田妃奈(Hina ...詳全文
〈2025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邀請資深媒體人劉育良描繪庶民歌舞背後的時代脈絡。高流提供。_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官網全新推出線上專欄《閱讀音樂》 打造南方音樂基地的文化觀點平台

1
77
2025.05.27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於官網推出全新線上專欄《閱讀音樂》,順應ESG無紙化與數位轉型趨...詳全文
慶美園亂彈劇團_

北管藝術齊聚傳藝中心宜蘭園區 《綻放北管.鑼鼓齊鳴》6月盛大登場

0
62
2025.05.27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一年一度的北管藝術盛事即將登場!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主辦的「《綻放北管....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