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奏鳴生活 | 吳毓庭
第七號交響曲雖為C大調,卻從低沈的G音音階開始,隨後樂思突兀地在第三小節,停留於以降A為最低音的小三和弦上,不到兩秒低音管又加入的D音,使和聲更為蒙昧不明。這些分歧的組合自開始便為樂曲渲染出奇異色彩,加上整部作品無樂章之分、僅通過數次段落轉換鋪陳,每個環節都令人難以理清它屬於「交響曲」樂類的內涵。
不過幾個能夠解套的看法是:作曲家最初的標題其實是「交響式幻想曲」(Fantasia sinfonica),原本就充滿想像的縫隙,再者,真正比對樂曲的眾多主題,彼此又都緊密相關,ㄧ如傳統交響曲講求「發展」(development)的技法。拿樂曲著名的長號主題(mm.60-70)來看,它寬廣的線條被包...詳全文
2020.05.29 海闊天空談音樂 | 陳漢金
防疫期間,衛武營推出一項「接力聯演《音樂的奉獻》」活動,號召音樂界,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大家一起來演奏、欣賞、瞭解巴赫的這部鉅作。這應該是個很有意義的「行動藝術」。
這項「事件」一開始之初,首先令我聯想到的,是一幅名畫 - 德國畫家門傑爾(Adolph von Menzel)的《長笛音樂會》。這幅繪於1852年的畫,回顧著十八世紀中葉日爾曼一頁光輝的歷史:在波茨坦的「忘憂宮」裡,普魯士國王腓特列二世,也就是一般俗稱的「腓特列大帝」,正吹奏著長笛,演出的可能是他自己創作的一首長笛協奏曲。坐在大鍵琴前,主導一個小型樂團共同演出的,是巴赫的次子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Carl Philipp E...詳全文
2020.05.26 爵士號角 | 魏廣晧
迪士尼的動畫作品(還有後來的皮克斯動畫)幾乎已經是多數孩子的童年回憶了,而這些作品裡的配樂當然也有著大量的爵士樂元素,無論是樂團的編制或是作品本身的和聲、音樂語彙等,搭配著畫面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了「美式」作品的風味,當這些劇中的曲目,趁著動畫成為跨炙人口的作品之後,許多爵士音樂家也喜愛重新的改編這些大家朗朗上口的曲子,賦予了另一番生命,即便是過了三、五十年後,我們還可以聽到這些經典的曲目的最新版本,甚至有些專輯就是為了完成這個「迪士尼主題」而生的!...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