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O現場迴響】寫給未來的古典音樂日記——星光璀璨的傳承之夜:2025 TMAF星秀室內音樂會 I - MUSICO

【MUSICO現場迴響】寫給未來的古典音樂日記——星光璀璨的傳承之夜:2025 TMAF星秀室內音樂會 I

13
2,477
2025.08.05|文/李欣恬

在科技當道的年代,由人類演奏的現場音樂會,在不遠的未來還會存在嗎?關於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但是,我在7月31日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的「2025 TMAF星秀室內音樂會I」,看見大師攜帶年輕的音樂學子,努力踏實地表現每首曲目,學子的青澀、大師的圓熟,坐在台下的觀眾,也有本屆參與音樂節的學生和老師,集體散發出一種「真心為對方喝采」的氣場,台上、台下都是專業人士與即將邁向專業道路的學子,一如懂得為他人喝采的運動員,為他人鼓勵的當下,也反饋了自己的成長,傳承的當下,也同步前進,十分振奮人心。


音樂傳承,從此刻延續到未來

每一場音樂會都是一個新的學習,在連續兩天的室內音樂會,我也聽了不少平常較少聽見的室內樂曲目;上半場開場以安德魯·諾曼的《跑車浪漫旅:八把小提琴作品》作為序曲,這部現代作品以其獨特的語彙與技巧挑戰性,瞬間抓住了聽眾的注意力。八把小提琴的樂句對話具有張力與動感,作品以豐富的音色變化與節奏張力,描寫跑車行駛的狀態,年輕的小提琴手家在專業導師的指導後,在舞台上以音樂共駕「跑車」,他們掌握了音樂的速度感,卻也鬆弛有度,貫穿其中的主旋律,具有方向指引性,沒有嘈雜的聲響、沒有失速的拐彎,而是穩健地飆速,穩健地踩煞車,最後穩穩地到達目的地。

一個緊湊的開場白之後,是貝多芬的《C大調雙簧管與英國管三重奏,作品87》,為音樂會注入了古典時期的聲響與質地;雙簧管與英國管獨特的音色和穿透力,兩名學子和大師共演,選粹了一慢板、一急板,在慢板裡,他們詮釋了貝多芬的古典與深情,急板裡也展現了貝多芬作品裡的光明特質,跳音如跳舞,三把雙簧樂器的齊奏,卻有分層的音色,像是三條跳動的彩帶,淋漓盡致地舞著。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師生群演出貝多芬的《C大調雙簧管與英國管三重奏》(圖|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提供)


現代與古典的碰撞

第三部作品是波拉多夫斯基的《三支低音提琴的三重奏,作品56》,非調性,曲風有點古怪、有點有趣,需要極為清晰的發聲(articulation),才能明晰地呈現音準、跳音和圓滑奏,年輕的低音提琴家們和經驗豐富的大師同台,一起處理作品中深沉的氛圍與細膩的層次,表現低音提琴作為獨奏樂器的可能性。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師生群演出波拉多夫斯基的《三支低音提琴的三重奏》(圖|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提供)

古斯塔夫·施雷克的《降E大調木管九重奏,作品40》也是上半場的焦點,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和法國號等樂器,是經典的木管室內樂配器,其中只有雙簧管是單獨一個聲部,其他樂器都有兩人搭配,整首作品年輕的學子和大師,在音色上力求融合與平衡,同時也將九重奏的複雜層次清晰地呈現給觀眾,贏得了熱烈掌聲。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師生群演出古斯塔夫·施雷克的《降E大調木管九重奏》(圖|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提供)

中場休息時,熱烈的討論聲音在席間蔓延,觀眾對上半場多樣的曲目選擇感到驚奇,也對年輕學子們在不同挑戰中的表現給予肯定,也有資深樂迷感嘆,古典音樂的未來要靠年輕學子延續。


穿越百年的琴聲,德弗札克音樂的守護者

下半場莫札特的《降E大調法國號五重奏》也是一大重頭戲,同台的大師除了是演奏者,更是循循善誘的導師,透過每一個眼神、呼吸,以及每一句樂句,甚至是一個樂章與樂章間的調音提醒,這些數十年積累的音樂智慧與舞台經驗,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年輕學子。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師生群演出莫札特的《降E大調法國號五重奏》(圖|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提供)

最後一首作品德弗札克的《G大調第二號弦樂五重奏,作品77》,特別要提的是,大提琴家洪本倫所使用的大提琴,就是1896年首演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時,大提琴家Leo Stern所使用的名琴(General Kyd, Stradivarius cello, 1684);這把琴的發聲穿越了百年時空,守護著德弗札克的作品,也守護了這場音樂會,將延伸到未來。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師生群演出德弗札克的《G大調第二號弦樂五重奏》(圖|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提供)

音樂會落幕後,散場時可聽見觀眾席的討論依然熱烈,有人回味著「跑車浪漫旅」的現代張力,有人讚嘆德弗札克名琴的聲音響亮,也有人期待即將在8月7日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的「2025 TMAF 大師巨星音樂會」,陪伴完學子上陣,多位音樂導師、名家也將上陣,曲目安排展現音樂的多元魅力與深厚底蘊,精心挑選的四首作品,帶領聽眾穿越巴洛克的精緻、浪漫時期的深情,以及現代音樂的前衛探索。




師生共演,TMAF管弦樂團全台巡演

完成室內樂的學習與呈現,學子們也將在指揮大師法比奧·路易西的帶領,參與TMAF管弦樂團的巡演,分別在8月8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8月9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8月10日最終站於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演出華格納的《黎恩濟》序曲、理查·史特勞斯的《狄爾的惡作劇》,柴可夫斯基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這三首經典名作,也將延續「師生比鄰而坐」的傳統,音樂名家也會和學子共同演奏,甚至一起外出巡演,是世間少有,古典音樂始終是精緻的手工藝,手把手的教學,望古老的藝術火種得以延續。


▲主圖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師生群演出安德魯·諾曼的《跑車浪漫旅:八把小提琴作品》(圖|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提供)


節目資訊與購票

2025 TMAF 大師巨星音樂會
2025 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

延伸閱讀

【MUSICO特別報導】曾經走過,如今引路:與TMAF的夏日旅程——專訪藝術總監詹曉昀

【MUSICO焦點專文】星光熠熠,共享與理解的音樂傳承——2025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

TMAF_1000x380(兩檔節目版)

最新新聞

0508台中演出照片_伊萱(配圖2)_

【MUSICO現場迴響】在聆聽的旅途中遇見自己:我聽《伊萱與朋友們》系列音樂會——〈唱吧!沒有明天的唱吧!〉

20
4,045
2025.05.17 / 音樂新聞 / 現場迴響
當我踏入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小劇場,立刻被這場音樂會精心設計的氛圍所包圍,特別是入口...詳全文
徐亞英獨照_credit_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主照片)_

【MUSICO現場迴響】聲響不朽,記憶永存——聲學大師徐亞英逝世一週年紀念音樂會

24
2,529
2024.12.18 / 音樂新聞 / 現場迴響
如何讓音樂到達聽者的心中,是音樂家終身的課題,如果從建築的角度來說,就是聲學設計...詳全文
指揮+鋼琴家(主圖)_

【MUSICO現場迴響】時間的風景,共享的樂音——《田園即景-艾希納與長榮交響樂團》

19
2,241
2024.08.13 / 音樂新聞 / 現場迴響
8月8日父親節這天,由長榮交響樂團所舉辦的音樂會《田園即景-艾希納與長榮交響樂團...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