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鳴生活】後來的樂理課08——序曲(上) Overture - MUSICO

【奏鳴生活】後來的樂理課08——序曲(上) Overture

吳毓庭個人照片-
吳毓庭
專職音樂活動策劃、導聆與音樂文字寫作,曾任職於「國家兩廳院」節目部,目前為「活樂時光音樂活動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老吳的聲音筆記」主持人。長期擔任《Par表演藝術雜誌》、《Muzik古典樂刊》、樂賞基金會、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國語日報》特約筆者。曾受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文學委員會、國家兩廳院、巴洛克獨奏家樂團、雙和醫院、誠品表演廳等單位邀請演講與導聆。著有《點描德布西》音樂散文集(2018)。
14
1,736

【奏鳴生活】後來的樂理課08——序曲(上) Overture

近來音樂會受疫情影響,曲目與演出者時常需在最後一刻更動,主要的大曲子可能不變,但其他較短的樂曲,往往會被換成新指揮熟悉的曲目——這些替換又以「序曲」(overture)居多。由於它從十七世紀被發明出來開始,即是歌劇、神劇、芭蕾的「開場曲」,具故事性,又不過長,拿來作為應急曲目似乎理所應當。不過,這樣的安排實際上並非現代人偶爾嘗試,其作法可以追溯到兩百年前的音樂演奏歷史。

誠如前述提到序曲和舞台作品的聯繫,在十九世紀以前,它幾乎只會出現在劇院裡,而不是音樂廳內(註一),要到十八世紀最後十年,才逐漸被單獨拿到音樂會上演出。音樂學者Steven Vande Moortele在其作《從羅西尼到華格納的浪漫序曲及其曲式》裡提到,這個轉變的原因,和交響曲越來越盛大、嚴肅有關:當時的人們發現,若是音樂會由海頓等大師創作的交響曲開始,後頭放什麼曲目都會顯得單薄,因此他們嘗試延遲交響曲時刻,讓「序曲」——原本就具有「介紹性質」(introduction)的曲種,「介紹」交響曲出場。

有趣的是,當這些原本隸屬於某部歌劇或芭蕾的序曲被用於音樂會上時,它的原始曲名通常會被省略掉,比如莫札特的〈唐喬望尼序曲〉在節目單上可能只寫成〈莫札特寫的D大調序曲〉,這麼做也帶有「讓序曲更加與交響曲融為一體」的意圖。後來因為序曲演出越來越受歡迎,更一度「反客為主」,從原本以「引言」身份被放到上、下半場開頭,改放到上、下半場的結尾,收束整場節目。

面對這樣大的演出需求,市場上就在「歌劇序曲」之外,出現了專門為音樂會寫作的「音樂會序曲」。不過針對這個轉變,Moortele也提到,德奧地區之所以盛行寫作音樂會序曲,其實是一種逃避貝多芬交響曲障礙的方式;在傳統上寫不出新意,就寫新發明的曲種吧!

早在1804到1806年間,日耳曼作曲家Friedrich Schneider(1786-1853)就曾寫下六首、非為戲劇創作的序曲,可惜沒有演出紀錄。1807年,貝多芬以奧地利劇作家Heinrich Joseph von Collin的劇本創作〈柯里奧蘭序曲〉,刻畫羅馬共和國將軍的經歷,算是音樂會序曲的濫觴之一。學者普遍認為貝多芬並未計畫讓該曲目搭配戲劇演出,實際上,它也是單獨首演於拉布柯維茲親王的宮廷中的。而同一時間,韋伯、白遼士也紛紛加入寫作音樂會序曲的行列,據記載,在1825到1850年間,德奧一帶陸陸續續就產出了約三百五十首這類作品。

雖然音樂會序曲作品甚豐,不過對當代聽眾而言,可能多半只會想起孟德爾頌的作品。他在十七歲時,先以莎士比亞戲劇《仲夏夜之夢》為本創作同名序曲,表現出靈動的樂思與配器;1829年以歌德的兩首詩,寫作〈平靜的海與幸福的航程〉,延伸貝多芬、舒伯特亦以同素材創作的脈絡;1830年的〈芬加爾洞窟〉,惟妙惟肖捕捉了大自然律動與蘇格蘭海岸的孤冷;1834年則有〈美露辛傳說〉(Ouvertüre zum Märchen von der schönen Melusine),再次為寫景與寫意留下典範(註二)。

孟德爾頌的音樂會序曲在選材上幾乎囊括標題音樂的所有可能,不過在曲式上卻採用了單一的「奏鳴曲式」。後來有些作曲家為了讓樂曲能在戲劇性上有更深的著墨,便試圖在「再現部」中變化「呈示部」原始主題形成新貌,其中尤以華格納的〈浮士德序曲〉最具代表性。該曲創作於1839到1840年,華格納原本打算寫成交響曲,但後來作罷,便把已有的素材組織成一首十三分鐘左右的序曲,是他非常少數為音樂廳而非為劇院寫作的曲子。其「再現部」第一主題(10”21)積極奮發,彷彿原本的鬱悶(3”25)經歷「發展部」後脫胎換骨;第二主題(5”16)由木管帶出田園風,後來出現了更多繽紛伴奏圍繞(11”01);另外還有許多樂句長度被大幅改動,在在體現浮士德已經不同。

十九世紀後半,音樂會序曲逐漸被李斯特發明、形式更具彈性的「交響詩」所取代,不過,沒落之間還有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與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等傑作誕生。或許,此時的音樂會序曲更能表現出它獨一無二的特質,畢竟它不再是當年「逃避貝多芬」的手段,而是音樂會上「最恰好的形式與口吻」。


註一:參閱Steven Moortele《The Romantic Overture and Musical Form from Rossini to Wagner》第一章
註二:〈美露辛傳說〉在描寫水精靈美露辛每週六都會變成半人半蛇的模樣,因此要求丈夫雷蒙德公爵不得見面,但最後公爵仍違背誓言。孟德爾頌把這首作品獻給姊姊芬妮作為生日禮物,他寫信告訴她,因為最近看了克羅采Conradin Kreutzer的《美露辛》歌劇,不是很欣賞,唯獨對女主角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決定自己創作。


延伸聆聽

貝多芬:〈柯里奧蘭〉 ▶

孟德爾頌:〈美露辛傳說〉 ▶

華格納:〈浮士德序曲〉▶

DYNAUDIO Music 3 (W970xH250)

推薦閱讀

tango_1200*800

【奏鳴生活】後來的樂理課14——探戈Tango

28
4,613
2021.08.23 / 奏鳴生活/吳毓庭
今年適逢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 1921-199...詳全文
improvisation_1200*800

【奏鳴生活】後來的樂理課13——即興曲Impromptu

14
2,166
2021.07.09 / 奏鳴生活/吳毓庭
前個學年剛告一段落,疫情也仍緊張,這個月索性不爬梳太多歷史資料,多聽點音樂自在度...詳全文
sheet-music-6292212_1280

【奏鳴生活】後來的樂理課12——非圓滑奏 Non Legato

9
3,956
2021.06.15 / 奏鳴生活/吳毓庭
上個月提到legato後,還有一個相關術語想和大家聊聊,叫「非圓滑奏(non l...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