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謝訥音樂節首位亞洲演奏者,管風琴家余曉怡奏響文化外交新篇章 - MUSICO

馬爾謝訥音樂節首位亞洲演奏者,管風琴家余曉怡奏響文化外交新篇章

2
274
2025.06.27|發稿單位/福爾摩沙管風琴文化協會

受邀參與比利時第21屆馬爾謝訥音樂節(Festival Musical de Marchienne),台灣管風琴家余曉怡成為該音樂節自創辦以來首位登台的亞洲音樂家。三場演出精心策劃並演奏多首台灣作曲家作品,包含蕭泰然《管風琴前奏曲》、謝宗仁《起初》,以及改編自《天黑黑》《望春風》等台灣民謠的當代創作,讓比利時觀眾深刻體驗到台灣音樂的細膩、詩意與文化張力。

馬爾謝訥音樂節創辦以來,以推動國際音樂交流與多元文化為宗旨,歷年邀請自歐洲、北美等地的優秀音樂家參演。今年首度納入亞洲音樂聲音,活躍於歐洲與台灣的余曉怡代表亞洲與台灣出席,以管風琴之聲,成功將台灣音樂文化帶入歐洲的古老音樂殿堂,開啟一場跨越國界的藝術對話,現場觀眾反應熱烈,演出後獲得當地音樂愛好者與評論人高度肯定。

三場音樂會分別於6月7日沙勒羅瓦馬爾謝訥慈悲聖母教堂(Église Notre Dame de Miséricorde);6月8日於滑鐵盧的聖若瑟教堂(Église Saint Joseph),以及隨後於當地私人管風琴沙龍舉辦的特別閉門演出中完成。

首場演出場地,建於16世紀的慈悲聖母教堂,不僅是宗教與歷史的重要據點,也象徵當地音樂傳統的延續與重生。曉怡的演奏,成為古老教堂中響起的第一道台灣樂音。多年來余曉怡致力於推動管風琴音樂的跨域連結與文化對話,從台灣國家音樂廳、衛武營音樂廳,到歐洲各大音樂節,始終以管風琴為載體,持續為台灣聲音創造被世界聽見的舞台。

「音樂是跨越國界的語言。這次在比利時的演出,不只是我個人的榮幸,更是台灣音樂文化的國際展現。我很榮幸能以管風琴之聲,讓歐洲聽見來自台灣的故事。」身兼福爾摩莎管風琴文化協會藝術總監的余曉怡,同時積極策劃「福爾摩沙國際管風琴藝術節」,致力推動台灣管風琴文化的在地深耕與國際連結。

福爾摩沙國際管風琴藝術節自2023年創辦以來,以「發現台灣管風琴之美」為出發,關注本地教堂管風琴與音樂家的連結,逐步建構在地文化基礎,回應藝術永續議題。去年第二屆深化國際交流與公益教育,串聯南北教堂走入社區,培育青年演奏者,並推進科技藝術跨域展演。今年將以「歐陸回響」為主題,透過國際巡演合作與親子音樂會,深化台灣音樂文化扎根,年度製作《島影琴深》更結合科技藝術與當代創作,為古典管風琴注入嶄新生命。


▲圖 台灣管風琴家余曉怡音樂節第一天於沙勒羅瓦馬爾謝訥慈悲聖母教堂演出

最新新聞

劇照12-請標示©HansJoergMichel/Deutschen Oper am Rhein|2014年德國萊茵歌劇院演出劇照,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_

九三軍人節衛武營邀請國軍回「營」,欣賞《羅恩格林》全本彩排

0
22
2025.08.12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國軍英雄平日夙夜匪懈、堅守崗位,讓人民能在臺灣這片土地安居樂業。由國軍要地蛻變為...詳全文
4 The One 異數風格_2026年_全新行程兩大復活節音樂季(薩爾茲堡演出音樂廳 picture credit_ Salzburger Festspiele _ Andreas Kolarik)_

The One異數風格旅行社發表2026十大全新音樂行旅,打造全感官音樂旅程新時代

1
263
2025.08.08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2017年領先全台加入Virtuoso高端旅遊聯盟的異數風格旅行社,為了一場音樂...詳全文
20210410 兩廳3402_

【MUSICO特別報導】相遇詩意時刻——許郁瑛談弗萊德.赫許鋼琴三重奏

20
2,504
2025.08.07 / 音樂新聞 / 藝文動態
三十多年來,爵士鋼琴大師弗萊德.赫許(Fred Hersch)以演奏家、作曲家和...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