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解說〕浪漫 & 洗鍊—林易與ESO - MUSICO

〔樂曲解說〕浪漫 & 洗鍊—林易與ESO

15
2,460
文/長榮交響樂團


孟德爾頌:《赫布里群島》序曲
F. Mendelssohn: “Hebriden” Overture

作曲家、指揮家孟德爾頌–巴爾托第(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在20出頭歲便寫下的作品。1829這一年,家境富裕的他與好友前往蘇格蘭外海著名的赫布里群島遊覽,孟德爾頌用鉛筆素描下了眼前景觀,在同日寄給家人的信中,他寫道:「為了讓你們理解赫布里群島的非凡景致多麼令我震撼,下面這些是我心中冒出的想法……」,說完他附上了一紙便籤,上面有著手繪的五線譜,並流暢地寫著一些音符,那是本曲開頭21小節的草稿,旁邊則註記著要使用的樂器。 他回家後並沒有立即完成,而是到隔一年進行歐陸壯遊時,才以「給一座孤島的序曲」的暫名,於羅馬完工。然而這個「羅馬版」並非世人熟悉的版本,到了1832年,孟德爾頌認為樂曲尚未完成:「聞起來比較像對位法,而缺少了火車油與海鷗、醃魚的氣味……」又進行了數次修改,標題也陸續出現過「芬加爾的群島」、「芬加爾洞窟」等等(後者也是迄今為人所知的此曲標題之一),最後才以《赫布里群島》的名稱定下來。 而經歷了這樣來回的刪改,卻有一件事情始終如一:最開頭的21個小節,除微小的兩處更動外,幾乎全照著最初信裡的手稿呈現;這段當初信手拈來、用神來一筆的靈感寫出的音樂,彷彿讓海景與蕩漾的水波隨著音樂一響就馬上映在眼前,是愛樂者最津津樂道的地方之一,也可以從這裡稍加窺見,時人將孟德爾頌視為天才的原因。


貝多芬: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作品58
L. v.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4 in G Major, Op. 58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第二樂章:流暢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第三樂章:迴旋曲—甚快板(Rondo - Vivace)

貝多芬和過往音樂家最大的不同,可說是他在創作時幾乎已脫離了貴族娛樂或宗教儀式等目的,達到純為自己而寫的狀態。這個理念反映在作品中,就是他在寫每一首樂曲時,都可以看見新的嘗試與企圖。

完成於1806年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就有和之前同類型作品非常不一樣的特色。在1809首演後,日耳曼地區極富盛名的《音樂廣訊報》這樣形容:「這是貝多芬創作過最令人欽佩、獨特、具藝術性與複雜度的協奏曲。」在第一樂章開頭,貝多芬沒有循著古典時期協奏曲常態由樂團起頭,而是讓鋼琴奏出呢喃般的樂句,奠定全曲偏向溫柔的基調。第二主題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樂團奏出的小調附點旋律,第二部分是鋼琴獨奏加入後,才可以聽到的聖詠樂段;事實上,這個第二部分就調性而言應該先出現,但貝多芬要我們歷經等待,才能遇到溫暖的主題。 第二樂章由個性強烈的樂團和溫柔的鋼琴獨奏交互應答鋪陳,整個效果好像一個人始終感覺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第三樂章基本上是歡快的舞曲,但貝多芬讓調性不斷變化,增添了許多神秘感。柔美的第一主題讓人想起音樂會一開始的莫札特第三十六號交響曲。另外,第二主題先以小調呈現也是兩者共同特色。

▲音樂家的無聊人生:貝多芬鋼琴協奏曲no.4迷人在哪?為什麼能霸榜世界各大音樂廳?feat. 林易 Steven Lin


布拉姆斯:E小調第四號交響曲,作品98
J. Brahms: Symphony No. 4 in E Minor, Op. 98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
第二樂章:中庸的行板(Andante moderato)
第三樂章:詼諧的快板(Allegro giocoso)
第四樂章:有力而熱情的快板(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第四號交響曲譜寫於約1884到1885年間。是布拉姆斯晚年唯一的大型作品,也是最後一首交響曲,曲風比前三首交響曲更富憂鬱氣質與哲學意味。事實上,第四號交響曲的獨特曲趣與寫作法,不但與前三首在個性上存在相當大差異,並加深了布拉姆斯前進與復古雙重角色的印象。某方面第四號讓人浮現古老年代的記憶,例如古色古香的神話傳說、騎士和城堡,一反浪漫主義的革命精神,反而帶入一種反樸歸真的境界。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一開頭由弦樂與木管呼應奏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搖擺主題。這種兩音一組的搖擺主題,是布拉姆斯晚期作品中常見的特色;這個主題經過幾次探索般的反覆後,被個性堅決的副題所截斷,接著的第二主題由大提琴與法國號呼應著展開,並由小提琴作氣勢浩大的鋪陳,爾後發展大致照展開、再現的程序進行,最後在壯麗的強奏中結束。

第二樂章:主題以無伴奏法國號開始,這是一段以弗里幾亞調式寫的古樸主題,宛如遊唱詩人的敘事曲,悠悠淡淡,充滿端莊的氣質,在木管和弦樂撥弦加入後,樂曲變得生動優美起來。由於樂曲也帶點幽靜和哀傷,曾被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稱為「月光送葬進行曲」。這是一段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慢板樂章。

第三樂章:一段有捉狹意味的快板,和布拉姆斯前幾首交響曲相較, 具有更接近貝多芬式的大型詼諧曲性格,對比誇大、充滿活力,顯示布拉姆斯成熟但不失赤子之心的個性。

第四樂章:一連串三十組變奏曲,主旋律是一種接近帕薩加利亞(Passacaglia)或夏康舞曲的古樸節奏。這組低音旋律隱含布拉姆斯對前輩音樂巨匠巴赫的景仰之意,因為它改編自巴赫第一五○號清唱劇的主題。


節目資訊與購票

浪漫 & 洗鍊—林易與ESO


延伸閱讀

【MUSICO特別報導】葛諾・舒馬富斯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攜手鋼琴家林易,共譜純正德式浪漫!

【熱門話題】值得一再細賞的浪漫情懷:《浪漫&洗鍊—林易與ESO》

列印